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认为,2035年中国城市化率可能进入稳定状态是由编辑小助手整理编辑,内容涵盖年中,状态,稳定,专家中国,制造业,城市,就业,人口,流动,卓贤,贡献,全球,比重,卓贤,制造业,人口,中国,城镇化率等;主要讲解的内容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可能进入稳定状态的相关信息,具体详情请继续阅读下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可能进入稳定状态
主要决策记者:李彪主要决策编辑:陈星。
10月24日,由京津冀金融研究联盟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主办的“京津冀金融研究联盟2019年年会暨京津冀金融发展论坛”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卓贤介绍说,中国的城市化率现在接近60%,但其增长率正在缓慢下降。根据国内外研究,峰值可能在75%左右,这意味着到2035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可能会进入稳定状态。
卓贤认为,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的来源是不断变化的:在2000年至2011年的三大城市人口增长来源中,城市和农村人口的迁移贡献了56%,而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贡献不到10%。此外,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化,原来的农村地区被升级为城市地区,占3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三大增长驱动因素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城乡人口流动对城市人口增长的贡献率从56%下降到36%,对城市区域扩张的贡献率接近40%。快速增长是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从不到10%增长到23%,这主要是由于城市人口基数的扩大。
然而,即使在达到城镇化率的峰值后,仍会有两种类型的城市人口流动。
卓贤介绍说,一是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比如从二三线城市向一线城市转移;一是白天流动人口,包括旅游、看病、洽谈业务和开展短期商务旅游活动。根据手机用户的大数据,中国每天有近1000万人在城市间流动。
“城市人口的流动和分布也很好,这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有很大的相关性。”卓贤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进入了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阶段。现阶段,制造业每年可新增近590万个就业岗位,这是就业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从2008年到2013年,房地产和建筑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建筑业新增就业岗位数量超过制造业,成为最大的就业来源;从2013年到2017年,服务业蓬勃发展,尤其是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每年总共增加600多万个就业岗位,超过了当时制造业创造就业的能力。
即便如此,制造业仍是中国的主导领域,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比重仍在上升。
卓贤介绍说,2000年初,中国制造业约占世界的6%,2008年前后接近15%,现在接近29%。制造业在世界上的比重正在增加。而且,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比重远远超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的比重,中国在世界上的比较优势仍然是制造业。
今天的股市行情网?。
#中国,制造业,城市,就业,人口,流动,卓贤,贡献,全球,比重,卓贤,制造业,人口,中国,城镇化率#年中,状态,稳定,专家#
以上就是有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2035年中国城镇化率可能进入稳定状态”的全部相关信息了,文章阅读到这里的小伙伴们应该都清楚了小编所讲的含义了吧,更多关于中国,制造业,城市,就业,人口,流动,卓贤,贡献,全球,比重,卓贤,制造业,人口,中国,城镇化率和年中,状态,稳定,专家等的精彩内容欢迎按(Ctrl+D)订阅收藏本站!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内容均为最优配资网整理排版,本站所有内容广告不代表「最优配资网」观点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认为,2035年中国城市化率可能进入稳定状态
- 本文标签:
- 配资服务